“阳过”的人能不能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2-21 23:52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最近有人反映自己“复阳”了,这是为什么?

抗原的阴性和阳性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复阳”要排除假阳。医学上认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核酸转阴后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为“复阳”。“复阳”的发生概率很低,也不可怕。常见原因是检测出了残留的病毒片段,不是活的有致病性的病毒。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是指一次感染彻底康复后,又被再次感染的情况。这是因为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不是长久的,抗体会逐渐减少。二是因为病毒的刺突蛋白在变异,变异以后就可能逃脱人的免疫机制,发生再感染。

二次感染与“复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要区别在发生的时间。“复阳”发生在同一个感染周期,一般是生病后的1-2周内。二次感染往往发生在半年之后。

绝大多数中青年和没有基础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有些患者的确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已经退烧了,第二天又烧起来;自我感觉症状都消失了,第二天又咳起来,又没劲了;一次抗原检测阴性了,第二天测又“复阳”了。这些都是同一个感染期内病情的反复,不是二次感染。免疫正常状态的人员完全康复后,一般半年内再次感染风险都很低。

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情会更严重吗?

今年11月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项研究(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以退伍军人为研究对象,发现重复感染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这项研究曾引发广泛关注,被解读为再次感染病情会更严重,引发恐慌。这项研究中的重复感染者平均年龄60岁,多人合并有肥胖、糖尿病等多重高危因素,平均每人每天需服用16种药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太需要担心再次感染会变得更加严重。

现在国内学者观点认为,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如果感染了同一个亚型的病毒,第二次感染的症状会比第一次轻。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特别警惕再次感染发生重症的风险。

居住在一起的阳性家庭成员之间,先得的人转阴后会被后得的人再次传染吗?

最近家庭成员之间传染的情况比较普遍。很多人担心,先好了的家庭成员会不会又被后感染的家庭成员传染了。是否有必要把已转阴的家庭成员与感染期的成员隔离开,采取单独房间居住,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等居家隔离措施,防止“二次感染”?其实这类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同住家庭成员先后在一两周内感染的,康复期间相互之间交叉感染、重复感染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除非再次感染的是不同亚型,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一般来说,“阳康”与阳性家庭成员居住在一起时可以恢复原来的生活习惯,没有必要再单独隔离。

感染后并不能终生免疫,而且新冠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该作哪些长远准备?

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从科学认识、疫苗接种、饮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个人防护等多个方面做好储备,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第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平常心看待新冠病毒,不焦虑恐慌,也不马虎大意。

第二,目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个人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从数据可以看到,接种疫苗确实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或者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来说,接种疫苗的获益应该是最大的。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统计新冠病人死亡率时发现,高达91%死者未完成疫苗接种,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死亡率,比打齐针者高16倍。新加坡数据显示,无论首次感染还是再度感染,接种新冠疫苗都可降低感染者的重症风险。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在感染的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人群中开展疫苗的规律接种。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情况下,建议大家积极接种疫苗,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第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减少疾病负担的通用“法宝”。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保持健康心态,这些都很重要。

第四,关键还是要行动起来,加强体育锻炼。一般人群保证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约30分钟。有慢性基础病者寻找强度适宜的体育运动。

第五,坚持科学防护。勤洗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勤开窗通风。

3岁以下的孩子能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

我国3岁以上适龄健康儿童可接种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此外,吸入式新冠疫苗目前只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加强免疫。

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孩子家长和同居住人积极接种疫苗。孩子和共同生活者做到保持手卫生、通风换气等措施,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共同生活者尽量避免感染。

“阳过”的人能不能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之后半年内体内抗体水平较高,暂时不需要打新冠疫苗。“阳过”的人建议康复半年后再接种。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