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9-12 11:05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石琳婕)医者仁心,这颗心更是脱贫的雄心。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是他们的战袍,药物器械是武器,脱贫路上没病痛,是他们唯一的愿望,也是她最大的希冀。
她叫刘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重症医学科主任,是一位以院为家、爱岗敬业的“白衣战士”。
为抢救危重孕产妇坚守在抢救一线,经常日夜住在科室里,把一个个产妇从死神手里拽回来。从医29年,刘兰作为急诊、重症医学医师,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救治了无数急危重患者。
急诊科工作量最大,医疗风险也最大,而刘兰在急诊科这一待就是19年。19年期间,刘兰埋头苦干,工作兢兢业业,勤奋敬业,虚心向前辈及同事学习,业务能力不断进步,先后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
遇到危重病人,就主动向前冲,从不后退。一个危重病人的救治管理,就像一个巨大的工程,会耗费巨大的心血,刘兰坚持做到亲自观察每一个危重患者,采集分析第一手临床数据,争取不漏掉每一个细节。经常在患者身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看看监护仪、摸摸脉搏、听听心肺……直到患者病情稍稳定才会离开一会儿。
2014年,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不期而至来到刘兰面前。由于二孩政策的开放,贵州省危重孕产妇死亡有抬头趋势,形式十分严峻。面对这一形势,贵阳市卫计委、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决定成立妇产重症医学科(MICU),为危重孕产妇保驾护航。刘兰考虑再三,决定从贵州省人民医院来到妇幼保健院,加入妇产重症医学科(MICU)的建设中,并于2015年8月1日开始收治危重患者。
科室初建,医师护士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没有一点临床经验,刘兰带领大家从最基本的接收患者流程、急救流程、心肺复苏、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常见急危重症、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学习、培训,通过收治每一例患者进行耐心讲解带教,逐步提高科室业务技术水平。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建立科室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带头实施。坚持节假日、周末查看患者,晚夜间有危重病人随叫随到,重大抢救以院为家,日夜守护病人,直到患者转危为安。
2015年10月18日,清镇转来一羊水栓塞重症产妇,面对这一病死率高达80%,且患者一度神志不清,严重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况,刘兰没有退缩,立即带领医师护士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一条条医嘱紧锣密鼓的下达,病房中严肃安静,只看到医护人员忙碌有序的身影在病房中穿梭,抽血、配血、拿血、输血、穿刺、头部亚低温、更换升压药、吸痰……经过3天的日夜守护,患者终于病情稳定,逐日好转康复。看到患者与亲人脸上再次露出幸福的笑容,刘兰也笑了,她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1年多的经验积累和观察,刘兰感到产科重症一旦发生,就非常严重、抢救困难,并且事关2条人命,抢救代价非常高。刘兰觉得必须为此做点什么,经过调查思考,决定将MICU的收治范围扩大到产前的高危孕妇,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最后阵地前移一步,通过MICU的精心监护治疗,使大量的高危孕产妇不发展成致死的重症抢救病例,在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目的的同时,也为国家、家庭以及个人节约了财物资源。
截至目前,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重症医学科(MICU)已收治妇产急危重患者952例,抢救成功率99.6%。为保障妇女健康,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