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09-19 12:39
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食物并无明显治疗作用,但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常用的食物如水果类如苹果,梨,甘蔗。同时需要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白细胞高不能吃什么
1、重口味的东西
重口味的东西,也就是指必须控制盐、酱油、味噌、酱料等等含有较多盐分的饮食。不仅限于人体,自然界中浓的东西与淡的东西接触后,就会开始进行中和。
吸收了盐分过多的饮食后,血液中的Na与Cl的浓度也会上升,而夺去体内的水分导致尿量变多。水分的摄取量也会增加,导致半夜必须起来上厕所,造成睡眠品质低下的结果。
所以当白血球高偏高的时候就要忌口了,对于重口味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饮食清淡一点。
2、大量的牛奶或花草茶
许多报告显示,牛奶中所含的钙质与色胺酸能有效助眠,而花草茶有一定的安宁效果,但是其陷阱就是喝太多。过度摄取水分,想当然半夜就会想要起来上厕所。白血球高偏高时要少喝牛奶以及花茶。
3、甜食
就医学方面的分析来看,白血球高偏高时,尽量少吃甜食,在这3个小时之内所必须消耗之能量,就会直接储存下来。但是,甜食不仅会妨碍减肥。也会影响到最健康有益的荷尔蒙。饮食过后血糖会升高,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就会对视网膜、肾臟及末梢神经造成伤害。
白血球高偏高时,尽量少吃一些甜食,对于身体会有负面的影响。甜食还会阻碍生长激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能够製造肌肉,促进骨头发育,并有分解脂肪功能的荷尔蒙。
4、油腻的东西
油腻,也就是高脂肪的饮食,不仅所含的能量很多,还需要时间消化,血糖会长时间处于很高的状态。隔天早上也有可能出现胃灼热的现象,所以睡前最好减少摄取为佳。
白血球高偏高时,也要避免油腻的食物,油腻的东西也不利于白血球的平衡。
5、酒类
白血球高偏高时,也要避免酒类。其实这是因为酒精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饮酒后会感到兴奋,但是其实神经是处于休眠的状态,所以会感到容易入睡。但是,酒精的抑制作用与麻醉不同,短时间内就会解除抑制,解除后会加速兴奋感。因此容易浅眠。
白细胞偏高的原因可以是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精囊炎以及某些肾小球疾病等。脓尿是尿路感染的非特异表现,脓尿存在不能作为尿路感染的依据,无脓尿也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当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导致尿路感染时,由于尿中的尿素被分解成氨,使尿pH值增高,大于6.8时尿中白细胞很快遭到破坏;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白细胞数在单位容积内相对减少,加以低渗尿而使白细胞解体。此外,无菌性炎症也是白细胞偏高的原因。尿标本被污染或尿标本不新鲜时,也可以出现脓尿。因此,单凭脓尿诊断尿路感染是不可靠的。然而,在临床上不少,甚至少数医生只要一看到尿中有白细胞就说是患了尿路感染,对此应引起注意。种错误认识之所以很普遍,可能与对尿细菌培养重视不够有关。
白细胞偏高有什么危害
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4.0×10的九次方到10×10的九次方每升。身体的不适,特别是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常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显著变化而表现出来,因此,在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肾病专家指出:当白细胞总数高于10.0×10^9/L时,则意味着肾脏很有可能出现问题。不过,除了肾脏出现问题导致白细胞增高外,生理性因素也会导致白细胞增高,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产后等。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应保证心情平静,且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检查。 与生理性白细胞增高相比,病理性白细胞增高更加可怕。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这些疾病都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若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则还有可能危及生命。此外,白细胞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白细胞减少常见于肿瘤的化疗和放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接触放射线等。当然,这些疾病的诊断都还需患者进一步检查,特别是肾病患者更需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白细胞偏低不仅仅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它还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呢?其实食疗的效果是不错的,比如人们常吃的蜂王浆、灵芝、大枣等保健滋养食品都是可以提升人体白细胞的数量的。
能够提高白细胞的饮食
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灵芝:《神农本草经》中载:灵芝“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认为灵芝能“疗虚劳”。
紫河车: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本草蒙筌》说它“疗诸虚百损。”《本草再新》认为紫河车“大补元气。”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传统医学中的“虚损”症范畴,常食紫河车,对提高白细胞数,颇有效益。
羊骨髓: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补阴补髓,对虚劳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疗食养的作用。现代还有用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香菇: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芪:有补中益气、治虚弱病症的作用。历代医家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本经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日华子本草》说它:“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气虚症候,近代有些医家创立了“补气升白汤”,即从补气人手来达到升高白细胞的目的。黄芪为补气之最,故白细胞减少者宜食之。
党参: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小茴香:性温,味辛,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伤寒蕴要》中说它“暖丹田”。元代名医李杲认为茴香“补命门不足”,这都说明它有补肾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
丁香:为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之一。性温,味辛,有温中暖肾之功。《医林纂要》中还说它能“补肝,润命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丁香内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之兴奋,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细胞增加。因此,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来说,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颇适宜。
牛髓:能补肾益髓。《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说它“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精血亏损,虚劳之病,因此,常食颇宜,可收到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
牛肉: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因此,白细胞减少症者,多属中医脾气虚弱,多食牛肉则补气健脾,故常食颇宜。
羊肉: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鹿肉:性温,味甘,能补五脏、调血脉,中医常用以治疗虚劳羸瘦之人。《别录》谓:“补中,强五脏,益气力。”《医林纂要》亦说:“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兼有脾肾两亏,阳气不足之人,食之最为适宜。
鹿胎:为鹿的胎盘和胎兽,能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本经逢原》中说:“鹿性补阳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宜食之。鹿茸: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明·李时珍认为它“治一切虚损”。
花生米:花生米有“长生果”的美誉,是家庭日常待客的果品之一,它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最新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花生能增加白细胞,尤其是对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疗效。常见的增加白细胞的食物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脂包含血浆脂质和脂蛋白两大部分。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迅速出现(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无特异性症状,它可能在感染发生以后才被发现。在急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可出现发热和口腔及肛周的疼痛(溃疡)。随后可出现细菌性肺炎以及其他严重的感染。在慢性粒细胞减少症,若粒细胞数量不太低,则病情可较轻微。
当病人有频繁或不寻常的感染时,医生应怀疑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明确诊断需做全血检查。如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则诊断成立。
下一步应明确粒细胞减少的病因。通过细针穿刺或活检,医生通常需采取一定量的骨髓。尽管此操作不太舒服,但一般无危险性。骨髓标本可在显微镜下检查,以确定它是否正常,是否有正常数量的粒系前体细胞。通过确定这些前体细胞数量是否正常,以及其成熟过程是否正常,医生能估计出粒细胞数量恢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若前体细胞数量减少,则新的粒细胞出现在血中的时间将超过2周或2周以上。若前体粒细胞数量正常,成熟亦正常,则新的粒细胞可在数天内出现于血中。某些情况下,骨髓检查能发现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或其他影响骨髓的血细胞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必须立即停用。有时不需治疗骨髓亦能自然恢复。轻度粒细胞减少的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500个/μl)一般无症状,可不需治疗。
严重粒细胞减少的病人(<500/μl=因缺乏防御外界微生物的能力容易迅速招致感染。一旦发生感染,病人需立即住院。即使尚未明确感染的原因以及感染的确切部位,亦应立即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发热是粒细胞减少病人常见的症状,亦是医护人员需立即关注的重要征象。
生长因子能刺激白细胞的产生,特别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有时会有帮助。这类治疗能消除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的临床发作。若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因过敏或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若怀疑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某些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可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的治疗)。如有脾功能亢进,脾脏切除可以增加粒细胞数量。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如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可以作骨髓移植治疗。骨髓移植有相当的毒性反应,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并且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来说,它不用于治疗单纯的粒细胞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