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08-15 17:11
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中的D族。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体内均能诱生相应的抗体“O”及“H”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Vi”抗原见于新分离的菌株,在体内具有抗吞噬和抗溶菌的作用,故该类菌株可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繁殖。但因其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效价低,对本病的诊断作用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故可用于发现带菌者。利用Vi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生活力强,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维持1~2个月,在牛奶中能生存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15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迅速杀灭。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出现M1型质粒介导多重耐药伤寒菌株流行,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升高,值得重视。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
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此外,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可见黄疸,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
(3)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
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入侵菌株毒力、数量、治疗措施是否及时与适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中成药
(1)白花蛇舌草汤,白花蛇舌草50g,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期,气分湿热者。
(2)地锦草汤:地锦草助吕,水煎服。适用于伤寒早,中期患者。
(3)黄芩,生地榆各15g,红藤、马齿苋、败酱草各30g、水煎服。
2、针灸
(1)耳针 胃、肠、交感压痛点,用毫针浅刺不留针,每日1次。
(2)体针 腹胀可针足三里、气海、关元;发热可针刺大椎、外关、合谷、少商,留针20至30分钟。
3、辩证治疗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表湿较重而恶寒无汗者,酌加苍术、香薷等以芳香宣透;如里湿蕴阻较重而脘痞恶心较甚者,可去杏仁之苦润,加苍术、佩兰以燥湿和中;里湿蕴热,心烦溲赤,则去厚朴之温燥,加山栀、淡竹叶以泄热利湿。湿浊偏重,热势不甚而舌苔白腻者,可加用苏合香丸以芳香化湿壁秽开窃。热势偏重,窃闭较甚而神昏谵语者,可加至宝丹以清心开窃;如痰热交阻、痰粘不易咯吐者,加鲜竹沥水以清热化痰;兼肝风内动而痉厥抽搐者,可加全蝎、地龙、蜈蚣、僵蚕息风;兼喉间痰涌有窒塞气道之虞者,急加猴枣散以化痰浊;便下瘀紫血块者,可加茜草、赤药等行瘀止血之品;便血绵绵不止,血色较淡者,可于黄土汤内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便血渐少。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益元气;气脱亡阳而汗出较多者,可于参附汤中加龙骨、牡蛎以固脱止汗。
①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治宜益气生津,清解余热。常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竹叶,石膏清热泻火;党参、麦冬益气养阴:半夏降逆止呕;甘草、粳米调养胃气。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出现口舌糜烂,舌红而干者,加鲜石斛、天花粉。如胃火炽盛,舌红脉数者,加天花粉、知母之类。
②湿遏卫气:治宜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常用藿朴夏苓汤。方中杏仁宣肺利水;白蔻仁芳香醒脾;半夏、厚朴芳香化浊以燥湿;苡仁健脾渗湿;藿香芳香化湿。
③热入营血:治以清营泄热,凉血散血。常用 清营汤。方中水牛角、生地凉血止血;赤芍、丹皮凉血散瘀;黄连、地榆清热解毒。用时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伤寒病人由于持续高热,基础代谢率增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就加速13%。发烧时,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身体消耗很大,有人计算,在伤寒病的严重阶段,每天可减少体重500克以上。故应补充高热量、多营养、易消化的平衡膳食。
成人每天至少从饮食中摄入热量2500~3000千卡,如食欲欠佳,也要保证供给2000~2400千卡为宜。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因碳水化合物最易消化和吸收,若用量充足,可减少机体组织的消耗;蛋白质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5~2.0克补充,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和豆类蛋白应占40%~50%,以利于组织的修复和增强抵抗力。脂肪在无腹泻的情况下,每日可供给60~70克,植物性脂肪与动物性脂肪的比例,以2:1较为合适。水分对伤寒病人的补充也非常重要,因为发热时病人通过皮肤和呼吸,水分蒸发很多。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些汤水,如米汤、菜汤、蜂蜜水、果子水、蛋花汤、肉汤、藕粉、大米粥等,一般每日在3000毫升左右(包括饮食中的水)。水分的充足供给,不仅是维持正常代谢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体温下降,有利于各种代谢废物和细菌毒素通过尿液、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以利于减轻全身中毒症状,使病人感觉舒服。此外,还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在患者发热期间,一定要给以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为宜,每隔2~3小时吃一次,每次200~250毫升,每日进食6~7次。一般在退热5天左右,可逐渐增加食量,可吃无渣半流食物,如稠米粥、软米饭、鸡蛋挂面、肉末细面条、薄馄饨皮、嫩菜末、菜泥等。病人有胀气或腹泻时,注意少吃或不吃牛奶、豆浆和蔗糖等食品。退热10天后,视病人的精神状况、食欲和消化能力灵活掌握,适当调整饮食的质与量,逐渐改为正常饮食,使病人既能多进食,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又不致于因饮食不当而引起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