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0-02-19 22:29
调节小儿脾胃诸病症,多有良好效应。
一、消食开胃
《幼幼集成》谓:“小儿之病,伤食至多”。
小儿乳贵无意偶尔,食贵有节,一旦喂养失宜,即易引起乳食停滞,轻则仅见脘腹胀满,厌食纳呆;重则可积久成疳,影响小儿成长发育。
陆老拟小儿消食散一方,即以山查、乌梅为主药,开胃消食,再配甘草,酸甘化阴,扁豆健脾养胃,病例用之无不效验。
二、健脾止泻
泄泻又是小儿常见疾病症。
陆老创小儿止泻散重用山查、乌梅,几无虚投,被人民誉为“止泻一绝”,中以苍术、砂仁芬芳化湿,运脾健中;山查、乌梅消食化滞,涩肠止泻;猪苓利水湿;干姜温脾胃。
全方补而不滞,利而不燥,药味平与,治疗的效果显著。
三、驱虫止痛
山楂、乌梅均有良好的驱虫止痛浸染。
通常来说,山查善于除绦虫;乌梅善于驱蛔虫,故凡小儿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绦虫病以及气滞腹痛等,陆老均配伍使用。
他以为,山楂消积除痞而不伤正;乌梅驱虫安蛔而不恋邪,二药相配,多能增强行气消积、安蛔止痛之效。我等多年临证用之,莫不如是。
4.路路通配王不留行
路路通、王不留行性味均为苦平无毒,既往主要用于通经下乳、除干冷痹等。比年来,陆老以其“能通行十二经络”之功广为使用,治疗各种气血郁滞之病证,常收不测之效。
一、通络益肾
古代医学以为,肾炎的基础底细病理变幻是在其致病成分的感化下,肾小球一部分血管内形成的微循环障碍,中医辨证多属干冷郁滞,水瘀相兼,常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法子医治。
陆老以为,路路通、王不留行二药能行血脉、通经络,又能利水湿、除湿毒,对风热湿毒为首要致病成分的急、慢性肾炎有百利而无一害。
故多数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配用此二药,常可获得下药应手之效。
二、通脑开窍
路路通,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络,上能开窍通脑,下能通经利水,皆能使之无所留滞。
多年来,陆老在医治小儿癫痫、先本能脑发育不全、后天颅脑毁伤、脑积水及各种昏倒、抽搐等病症经常配伍此二药,多能行进医治的效果。
三、利水消肿
路路通、王不留行二药,不仅能活血脉,通经络,且能利小便,逐伏饮,有明显的利水消肿感化。
陆老指出过去医学家用其催乳下血实际与利水同出一源。中医现实认为“血水同源”,“血乳同类”,是药既能通经催乳,自当利水消肿,病例用之,果如其然。
陆老常取此二药配伍医治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鞘膜积液等病症,效果显著。